如何找到幸福教育的密码

  整理 本报记者 徐蓓

  不久前,何找第三届中丹教育论坛在线上成功举办。到幸来自丹麦和中国的福教学者、校长、密码教师以及中学生通过不同视角、何找不同观点的到幸交流和碰撞,围绕“未来教育:幸福感和不完美的福教权利”这一主题,探讨了追求和实现幸福教育的密码途径。

  请善待我们的何找孩子,他们的到幸名字叫未来

  对话嘉宾:

  汉斯·亨利克·努普 丹麦奥胡斯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

  杨东平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、21世纪教育研究院名誉理事长

  “以人的福教终生幸福为目的”

  问:请问你们如何定义幸福、如何看待教育的密码幸福感?

  杨东平: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,幸福是何找一个主观化的概念,它不是到幸通过测量所能感知的。对幸福的福教感受在一定程度上来自对它的理解,也就是不同的价值观。所以,幸福是个很开放的概念,在不同的环境和语境下也有不同的定义。

  教育幸福感在中国还是一个比较超前的概念,但在北欧国家,教育幸福感是个主流话语,并且正在引导教育。我认为,幸福教育会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。因为,从世界范围来看,教育的目标已经从早期的“为国家培养人才”转变成“以人的终生幸福为目的”。中国教育刚刚意识到这个问题,还处于起步阶段。而丹麦作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度之一,在这方面始终是国际教育领域的“优等生”。

  汉斯:我认为,幸福是一种正向的状态,包括个人的高满意度、意义感、目的感。说得简单一点,就是自我感觉很棒。而有意义的人生,就在于能用很乐观的视角去看待幸福。对一个人而言,如果他感觉当前的生活有价值,并且看待事物是正向的、积极的,他就会感到人生有意义,也就自然而然会感到幸福。所以,如果让我给幸福下个定义,那就是个人对当下感觉有意义、对未来感到有希望。我只是给“幸福”下了个宽泛的定义,但在某种程度上这也同样适用于幸福教育。

  丹麦在幸福教育这方面做得较好,学生的幸福感普遍较强。但是丹麦也同样存在问题,比如孩子的幸福感在一些情形下很难维持。我们也在积极学习国际上的经验。

  “过度竞争”影响幸福感

  问:影响青少年学生幸福感的因素主要有哪些?

  杨东平:在中国,高度竞争化的教育对学生的幸福感影响很大。在这种竞争环境下,教育就是考试,就是排名,这种教育的现状会极大破坏学生的学习幸福感。其实学习是孩子的一种天性,学习本身是可以给孩子带来幸福的。

  也有其他一些影响学生幸福感的因素,比如校园霸凌等,但我认为当前最突出的问题还是应试教育对学生造成的压力和伤害。这种现象也被称为“过度竞争”。学习固然不能没有竞争和评价,但一旦过度,就会损害学习本身。

  过去大家都认为在东亚地区应试教育比较普遍,但越来越多的调查显示,日本、韩国学生的竞争压力已经明显低于中国。而且,近些年日本、韩国提出了新的教育目标,比如韩国推出了“幸福教育”政策,强调教育以人为本,试图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。我想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。

  汉斯:在我看来,如果教育系统是一个竞争性的系统,那么会涌现出一批尖子生,这些学生以成绩至上为荣,总是力争当“最好的学生”。但在这种情况下,大多数学生就会有一种“低人一等”的自我否定感,并因此受到心理伤害,他们的幸福感也会大打折扣。

  但我要提醒大家的是,这不意味着孩子们不需要竞争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,人的需求是由低到高逐级形成并得到满足的。因此,教育的挑战就在于要让学生始终保持对学习的需求,而不能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。刚刚杨教授提到中国学生始终处在一种竞争性的教育环境中,一方面,这样的环境能够激发他们学到很多知识,因为学习是孩子的天性。但另一方面,孩子会本能地远离他们不喜欢的事,这也是很多孩子感受不到学习幸福感的原因。

  扭转现有的教育评价导向

  问:在中国有一句很流行的话,叫作“不要输在起跑线上”。在孩子很小的时候,他们就开始认字、背诗、学英语,加入竞争的行列。请问两位嘉宾对此怎么看?

  杨东平:所谓“不要输在起跑线上”,这是前些年应试教育最严重的时候一个非常流行的口号。它本身就是对教育功能的曲解,它把教育单纯视为一种分数竞争,也把孩子对学习的理解带入了歧途。

  北师大教授顾明远先生曾经讲过一个小故事,一个孩子考了100分,结果回家号啕大哭,只因为班级里还有一个同学也考了100分。可见,当学习变成唯分数的恶性竞争时,其内在的价值和乐趣就消失了,它可能导致学生厌学、弃学,甚至影响孩子对世界和人生的态度。

  其实很多中国家长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,但是他们改变不了学校的评价考核制度。因此,问题不是理论性的,而是实践性的,我们要思考怎么扭转现有的教育评价导向。

  汉斯:几十年前,丹麦的学前教育压力也非常大,97%—98%的丹麦小孩都去上学前班。后来,大家开始意识到,如果不改变这种现状,孩子们在幼儿园里的快乐就会消失。当时,在学前教育领域有很多新的理论被推出,如蒙台梭利教学法,这些有益的尝试切中了孩子的真正需求。

  我们要让孩子在最大程度上去自主探索自己的天性,顺其自然,在玩中学习。人为什么会有爱好,并很容易投入其中?那是因为人在爱好中找到了玩耍的乐趣。在丹麦,知名企业乐高积木公司与很多幼儿园、学校开展合作,致力于寓教于乐,取得了很好的效果。

  如果我们过早要求孩子“赢在起跑线上”,过早让他们进入学业竞争,结果只会事与愿违,因为这是与人类的天性相违背的。

  应对电子产品带来的挑战

  问:近几十年来,根据联合国《世界幸福报告》,丹麦经常被评为最幸福的国家。然而,近年来的统计数据显示,丹麦学生的幸福感正在降低。请问汉斯先生,就您的研究或观察来看,这个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?

  汉斯:丹麦小学生的幸福指数是很高的,百分之七八十的小学生都感到很幸福,随着年龄的增长,他们的幸福指数却在降低。究其原因,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:一是感到无聊。他们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越来越感到无聊,其中男孩子体现得尤为明显,但这个问题很容易被忽视。二是学习时容易分心。我们在给孩子创设专心学习而无噪音的环境方面还面临一些挑战。三是学生的叛逆。这种叛逆会随着年龄渐增而愈加明显。

  在过去10年中,丹麦孩子还存在日益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,这与电子产品尤其是社交媒体直接相关。在这方面女孩子尤其表现明显。数字媒体会引发孩子们的社交攀比,比如当一个孩子在Facebook上发了个帖子时,他会为自己能否得到足够多的点赞而焦虑。此外,家长在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方面也做得不够,他们并不了解社交媒体背后的运作。孩子们在幼儿园时就能通过iPad进行学习,但是我们也需要随时应对电子产品给教育带来的挑战。

  问:最后,从幸福感的角度出发,你们能给孩子和家长提些什么建议吗?

  汉斯:我的建议是父母要真诚地把孩子视作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,尊重孩子的自然需求。

  其实,竞争也可以是良性的,孩子可以从自然的竞争中得到很多启发、学到很多东西,这是一种游戏式的、有趣的竞争。远离恶性竞争的关键在于,要让孩子树立一种正确的价值观,那就是“与昨天的自己竞争,而非与今天的同辈竞争”,核心在于做更好的自己,不断超越自己。这其实是很有趣的,因为如果人没有进步,也会感到无聊和无意义。

  杨东平:我想对家长说,孩子的考试分数和排名固然重要,也需要争取,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善良、富有同情心、有自己的爱好,他们也是有灵魂、有个性的。请善待我们的孩子,他们的名字叫未来。

  尊重孩子,也尊重他们不完美的权利

  对话嘉宾:

  马兹·波尔森 艾斯比约格斯国际青年中学校长

  李镇西 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原校长、新教育研究院院长

  教育本身就意味着给人幸福

  问:两位嘉宾都是校长,你们眼中的“教育福祉”是怎样的?

  波尔森:教育的福祉在于学生怎样获得良好的教育,这也是教育的核心和长期目标所在。丹麦的教育旨在关注所有的学生,不希望给学生过大的竞争压力,而是希望学生成为教育中的活跃参与者。

  李镇西:教育本身就意味着给人幸福。学生的幸福体现在两个方面:他们在获得知识、学业成功时能体会到幸福;同时,成长本身也伴随着幸福与快乐,同学之间的友谊、在班集体中感受温暖、在运动场上恣意驰骋……这些都是幸福。

  除了学生,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幸福。教师的幸福有很多来源,比如,发自内心的职业认同,赢得社会尊重、他人信任、学生依恋的自我肯定。当然,教师的幸福感还来自对事业的追求,不断超越自己,这是一种自我实现的幸福。

  波尔森:教师获得幸福,从而赋能、激励学生,我觉得校长在这一过程中担任着非常重要的角色。丹麦社会可以说是一个激励社会,在校园中,学生和老师都具有巨大的潜力和能动性,对校长而言,需要做的就是为他们创造一个能发挥能动性的环境,给老师足够的自主权,让他们自己选择教材和授课方式,同时鼓励教师与同事多交流,实现互相学习、共同进步。

  李镇西:丹麦的学生同样有很强的自主性。我曾到丹麦走访过两次,由于丹麦学校的课时和作业相对较少,丹麦的孩子拥有比中国孩子更多的自主学习和自由安排的时间,下课了他们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,这也让他们更容易感到幸福。联想到我国现在的“双减”,其实也是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,培养孩子自己的爱好,增强他们的自主意识,从而提升学生的幸福感。

  重要的是评估过程而非结果

  问:如果教育以学生的幸福为目标,那么学生的教育质量与成果又应该以怎样的标准进行评价呢?

  李镇西:教育评价是复杂、微妙而长期的,为了实现“幸福的教育”,教育评价的目标应当是让每个人都成为最好的自己。因此,学生的综合素养非常重要,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亮点和优点,校长这个角色就是要帮助学生和老师凸显自己的闪光点。

  但是在中国,学生和教师需要面临升学率和学习成绩考核的压力,我认为这个难题的解决途径有三:

  第一,国家要为学校课程改革创造条件。没有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难道就没前途了吗?我们国家其实已经发展出了职业高中这一条有效的分流路径,但是,学生在升学考试后往往被动地进入职业高中,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、兴趣在哪里。所以,学校应当在学生初一、初二年级时就设置相关课程,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。

  说到这儿,我要提一下我的一个学生。那是在20多年前,该学生的成绩非常糟糕,但是他很会踢球。看到了他的闪光点,于是我就鼓励他踢球,后来那个学生不读书去学足球了,现在成了有名的足球教练。

  第二,家长要想明白孩子的幸福在哪里,如果一味逼他学习、考大学,孩子可能永远没有幸福可言。我的那个爱踢球的学生当时得到了家长和老师的鼓励,没有人因为他成绩不好而看不起他,这让他愈发看到了自己的价值,也因此实现了自己的人生飞跃。

  第三,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价体系需要重新建构,评价不能采取唯学业的功利化导向,而应该采取综合评估。

  波尔森:在丹麦这样的国家里,教师和学生其实也存在着压力,这是每个教育系统里的常态。在我看来,学业不是一切,教育评价可以涉及很多方面,比如,学生的社交和个人技能也可以采取非传统的方式去考核,但不是一切都可以在评价的基础上给分,这会让评价变味。作为校长,就是要多去发现那些非传统的、多样化的考核方式。所谓好学生,不一定非要学习成绩好,那些能跳出思维定式、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学生,也同样是好学生。教育重要的是评估过程而非结果,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。

  教育是一种共同的责任

  问:作为教育者和家长,你们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重要心得?

  李镇西:作为父亲,我在家庭中奉行的是幸福教育的理念。孩子整个人生的成长,不仅仅有学业。在孩子的青春期,家长要懂得处理好和孩子的关系,这个关系是平等、尊重的,而不是居高临下地对孩子训斥、灌输,这会让孩子特别反感。只有在尊重的基础上,才能让孩子获得更多的幸福感。我一直传达给女儿的是武侯实验中学的校训——“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”。在我看来,善良、勤劳、同情弱者等品质应该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人生底色。

  波尔森:给孩子充分的自由,让他们自己做决定。独自做决定也是孩子的一种品质、一种能力,因为人一辈子都需要自己独立做决定。虽然做决定时肩负着出错的压力,但是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、一个家长、一个成年人,我们能做的就是永远在孩子身边,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慷慨地给他一些建议。也因此,教育是一种共同的责任。在学校里,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学生,了解他们喜欢做什么、喜欢学什么、潜力在哪里,把校园里的每一个孩子都当作自己的孩子,给他们充分的自由,也尊重他们不完美的权利。

  作为一名学生,你感到幸福吗

  对话嘉宾:

  阿尔弗雷德·菲佛 丹麦霍尔吕克斯学校八年级学生

  黄衍宜 北京市朝阳区礼德学校初二学生

  问:请两位先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好吗?

  黄衍宜:我今年13岁,我平时喜欢做一些比较有创意的事情,比如画画、穿手链子、唱歌等。

  阿尔弗雷德:我今年14岁,我爱好打高尔夫球,同时我对经济学十分感兴趣,将来我想学习经济学。

  问:当你们看到本次论坛的主题“未来教育:幸福感和不完美的权利”时,你们会想到什么?

  黄衍宜:我认为教育和幸福感是并存的,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可以得到幸福感,因为你学了一个知识或技能,会感觉自己好像得到了一样新的东西,会感到很幸福。

  阿尔弗雷德:我认为学习是一件很棒的事情,可以在和同学、朋友交往的同时有所收获,尤其是在学校里与人交往我觉得非常开心。

  问:如果请你给校园生活幸福指数打个分,0分是很糟糕,10分是非常幸福,你会打几分?你在哪一个阶段感觉自己的幸福指数最高?

  阿尔弗雷德:我打8分吧,最幸福的时候可能是六年级,虽然那时候课业重,但是我感到很充实。

  黄衍宜:我也会打8分,我总体上感到很满意,当然也不可能十全十美。我感到幸福指数最高的阶段应该是2021年至今,因为我在学校里开始变得更加受欢迎了,我对自己有了更多的了解,更加自信了,能让更多人注意到我的存在。

  问:在学校里,什么样的同学比较受欢迎呢?请至少说出三个特点。

  阿尔弗雷德:我认为有趣的、漂亮的人比较受欢迎;其次要有幽默感,在丹麦,我们同学之间经常互相开玩笑。

  黄衍宜:比较受欢迎的女孩子,第一是性格要好。尤其是气质好、人品好的女生会更吸引人。第二是要自爱。你得先喜欢你自己,能打理好你自己。第三是要善于和别人打交道。说话和做事不要让别人受到伤害,或者让人产生误会。受欢迎不一定是跟所有人都成为朋友,但至少能够跟多数人保持良好的关系。

  如果说男孩子,我觉得有绅士风度的男生会受欢迎。因为在初中阶段很多人都处在叛逆期,彬彬有礼的男生就显得特别出众。

  问:你们觉得理想的老师应该是什么样的?一个完美的老师应该有哪些特点?

  黄衍宜:我认为,一个理想的老师应该是在教学上严格、一丝不苟,但又不是特别僵化的那种人,而是思想活跃、能够和学生进行良好的交流、有亲和力的人。我曾经遇到一个老师,我刚开始特别害怕他,因为我认为他很严格,但其实他很有幽默感,也是一个见识丰富的人。我非常喜欢这样的老师。

  阿尔弗雷德:我理想的老师要有很多人生经历,有较高的教学水平,能够引导我们去找到学习的乐趣。我有一些这样的老师,我非常享受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,他们通常不是在说教,而是一直在鼓励我。

  问:再来说说学习。家长经常会告诫你们,学习是一件很苦的事。你们觉得学习真的很苦吗?

  黄衍宜:我觉得学习要去掌握窍门,真正有兴趣才能学好。学习分“我想学”和“需要学”两种,前者是我自己有兴趣学,后者是必须掌握的知识。如果遇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,对上了路子,学习并不是那么痛苦的;但也有的时候,遇到一些困难,学习就像是一场折磨。

  学习肯定有苦的一面,比如我有时候写作文会写到半夜,但完成作文的那一刻还是感觉很有成就感。所以,吃苦是有必要的、有价值的。

  阿尔弗雷德:我们丹麦有一句古话叫“先苦后甜”,可能道理是相通的。要好好做作业,才能拿到全A的成绩;要愿意去牺牲自己的时间,之后才能得到延迟满足,才能够享受我们的学习成果。

  问:有些家长总是担心孩子的学习考试没有考好,总是担心孩子未来的人生会很糟糕。你们怎么看待焦虑的父母?

  黄衍宜:我比较淡定,但我能理解那些焦虑的家长,他们肯定很有上进心,想让自己的孩子有很好的人生。但我认为家长千万不要过度焦虑,因为这样对自己不好,而且也会把自己的负面情绪传染给孩子,可能最终并不能得到他们想要的结果。

  我听说有些家长经常会对孩子说,“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怎么样”,拿自己孩子的缺点去跟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比,这样的比较肯定不好。人生总是会有比拼的,但最重要的是和自己比,看看自己每一天到底进步了多少。家长应该把焦虑化为一种正能量,经常和孩子交流,鼓励孩子战胜自己。

  阿尔弗雷德:我觉得自己很幸运,因为在丹麦,我们的家庭生活比较轻松。父母当然也非常期待我们去满足他们的希望,但是他们的希望不会非常高,不会不切实际。一般来说,他们会以一种比较积极的方式鼓励孩子,而不是用逼迫的方式。在丹麦,父母也从来不会把我们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,不会因为这种比较而让我们产生羞愧的念头。

  问:说到“不完美的权利”,对这个词你们怎么理解呢?虽然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,但是否仍有一部分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变得完美呢?

  黄衍宜:肯定有,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变得完美,但其实我们根本做不到。我们每个人生下来都不是完美的,我们肯定天生有不完美的权利。我们已经犯过很多错误,也在不断学习应该怎么去避免犯错,这就是不完美的权利带给我们的好处和价值。

  阿尔弗雷德:我觉得没有人是天生完美的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。我相信所有人都有他们擅长的优点,他们需要去挖掘和发挥自己的长处,再加上努力改进自己的短处,才能不断接近完美。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. 必需的地方已做标记 *